“流動探頭”掃描 網格接單解決 安寧區探索新業態黨建工作促社會治理更優化
安寧區建寧路社區“社工委”打造“小蜜蜂驛站”,為快遞小哥、外賣騎手、網約車司機、環衛工人等提供上網、充電、飲水、熱飯、休憩、閱讀、緊急醫療、避雨等服務,好讓快遞員隨時都能夠找得到“娘家”。
2月28日,記者在這座“驛站”里看到,司機李師傅正在為手機充電。他說:“現在,安寧區的各個社區里,都有類似的驛站,司機師傅、快遞小哥在驛站里面歇歇腳,很方便?!卑矊巺^非公有制企業黨委負責人介紹說,依托這些驛站,安寧區探索完善新業態黨建工作,把納入黨組織管理的司機師傅、外賣小哥等,打造成為了“流動探頭”,這樣一來,促進社會治理更優化,特別有益于文明城市創建。
據介紹,該區以“校地企”融合為抓手,構建了以區委為統領、區非公有制企業黨委為樞紐、快遞物流等企業為支撐的“1+1+N”新業態黨建工作體系。目前,該區網約出行分公司4家,快遞物流公司31家,外賣快遞分部2家,道路貨運分公司2家,有工作人員5574名,在這些領域,采取單建、區域聯建或行業共建等方式,全覆蓋建立黨組織,健全了組織體系。
為這些物流人員服務,安寧區強化陣地建設,依托90家黨群服務中心、119家“小蜜蜂驛站”、44個小區黨員陣地等綜合服務站點,打造了集合黨建引領、教育培訓、志愿服務等功能的“一站式”黨群活動陣地,并在新就業群體中發布“最美”征集令,選樹最美小哥、最美司機,培育新就業群體職業榮譽感和獲得感。
司機師傅、快遞小哥等人員自覺承擔城市治理的“流動探頭”,把時刻遇到的問題、經過的路況、看到的畫面反饋到黨組織里,由轄區網格員來解決,這就進入了全民參與社會治理的良性循環。連日來,安寧區廣泛動員新就業群體中的外賣送餐員、快遞小哥、網約車司機等人員加入“社工委”機制。
記者當日走訪了解到,該區將232名快遞、外賣小哥納入基層治理“大網格”,擔任“流動網格員”,發揮其走街串巷、直接服務群眾的職業優勢,參與文明城市創建、矛盾糾紛調解等治理活動,當好社會治理“問題收集員”“文明傳播員”“后勤保障員”。安寧區還打造了7家流動黨員黨支部和管理示范點,這些支部、示范點持續開展“三崗聯創”“示范崗·金點子”等活動,為該區的全民參與治理解決了不少“針頭線腦”的大煩惱。
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旭永 通訊員 屈 焱
責任編輯:王旭偉
版權聲明:
凡文章來源為"蘭州新聞網"的稿件,均為蘭州新聞網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蘭州新聞網",并保留"蘭州新聞網"的電頭。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