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手機蘭州新聞網

      首頁| 蘭州| 新聞| 政務| 房產| 旅游| 汽車| 教育| 財經| 健康| 公益| 女性| 商業| 企業| 蘭州日報| 蘭州晚報| 全媒體矩陣

      您的位置:網站首頁 > 紅古區> 正文

      紅古區:奮力描繪鄉村振興新畫卷

      2023-01-10 08:40:54 智能朗讀:

      特色農業 □資料照片

      如何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”的奮斗目標?紅古區立足實際,做好結合文章,厚植文化元素,夯實產業基礎,在推進鄉村振興中走出了一條質量興農、產業振興的新路子。

      抓好結合賦予“新內涵”

      眼下,已是隆冬時節。走進紅古區中和村,只見寬敞平整干凈的村道兩旁一幅幅公益宣傳主題畫,生動有趣:村廣場上籃球架、乒乓球桌等一應俱全。外表靚,里子美。村民家的改灶改廁基本全部完成,曾經村民做飯要燒半天火,冬天上廁所挨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。這些都是紅古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一個縮影。

      2022年,紅古區堅持城鎮和村莊規劃引領,深入開展鄉村建設行動,改造提升農村公路20公里,完成清潔取暖及戶廁改造2200戶,打造鄉村建設示范村6個、美麗鄉村示范村2個。同時推進新型城鎮化,加快中心鎮區功能區建設和形象提升進度,新建5G—700M鄉村網絡基站32個,啟動王家口加油氣站、花莊加氣站、普通國省道超限檢測站及窯街、平安綜合樞紐站項目,推動鎮村公共服務一體化。

      厚植文化激發“新動能”

      記者了解到,紅古區在提升增收致富水平的過程中,堅持以農民富裕富足為目標,扎實開展了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,建立健全脫貧富民長效機制,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扎實推進鄉村振興、城鄉融合發展等改革集成試點,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,發展適度規?;?、集約化經營,實現村均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,林下經濟產值1億元以上。

      尤其是在打造全市現代都市農業示范區,先行推進花莊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,做大現代農業園區,扶持發展鑫源第六產業園、半畝花田休閑農業示范園等現代農業園區4個。做優特色優勢產業,加快創建省級現代蔬菜產業園,新改擴建千畝精細蔬菜、云澤牛羊規模養殖等標準化基地6個,2022年新增設施農業500畝,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9萬畝,畜牧業占農業的比重達15%以上。結合聚焦“文化鑄魂”,紅古區將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,傳承和發展優秀農耕文化,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,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,培育文明鄉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,堅持綠色發展、涵養生態文明,以農民精神新風貌、鄉村文明新氣象,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思想文化力量。

      夯實產業繪就“新畫卷”

      “紅古區特色農產品‘蓄勢待發’,等您把天然的年味兒帶回家……”這幾日,這樣的一條公眾號推送被大家轉發收藏,里面的內容包括紅古區各類特色產品品類和購買方式。近年來,紅古區的各類特色農產品不但成為了廣大蘭州市民選擇喜愛的產品,而且還銷售到全國各地,成為紅古的名片之一。這些都離不開紅古區堅持質量興農、綠色惠農、品牌強農,推進種養加、產供銷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開發。

      近年來,紅古區壯大產業龍頭,注重以點帶面、內育外引,培育省市級龍頭企業2家、專業合作社5家。加大品牌創建,做強“河湟時蔬”區域公用品牌,新認證“三品一標”產品3個。完善冷鏈物流體系,啟動蔬菜加工物流園配套設施、年產8000萬噸農用微生物菌劑生產基地和試驗中心建設項目,引進農產品深加工、資源化綜合利用企業2家。實實在在聚焦“產業做實”,立足牛、羊、豬、菜、蛋、奶等產業稟賦,大力發展生態、綠色、有機高品質農產品,培育一批在全省有影響力的“甘味”農業品牌,不斷豐富鄉村經濟業態,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拓展農民增收空間,讓農民富起來,為努力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
      總策劃 劉立山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顏娜 特約記者 文堯 文/圖

      責任編輯:王旭偉

      來源: 蘭州日報

      關閉
    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出水